首頁我是相片相簿文字 » 黃山
黃山2007-10-23


黃山 #30張相片

「 薄海內外, 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 天下無山, 觀止矣!」

明代旅行家徐霞客遊覽黃山後的讚嘆... 的確, 被稱為"天下第一奇山"的黃山, 無愧於此評!!

迄今, 「五嶽歸來不看山, 黃山歸來不看嶽。」吸引著從四面八方的旅行家, 文學家, 畫家和攝影家。

黃山拜訪於2007年的秋天, 在這兒感受屬於秋季的藝術氣氛與激情!!

身為攝影的愛好者, 必須坦承黃山是個戰鬥指數100的攝影環境;

無法預測的雲霧控制著黃山的形貌; 時而壯麗, 時而虛幻...

我要用攝影, 描寫有中國山水畫精神的黃山....



'



↑ 01. 迷霧森林

腦海裡一直有幅影像是很沈重會讓人喘不過氣似的魔戒森林,

黃山的濃霧和立松讓我找到這感覺 "fog forest"...

'



↑02. 送客松

在黃山的短短兩天日子裡, 有 2/3 的時候是瀰漫著雲霧~

以黑白攝影表現中國山水是黃山給我的領悟之一; 有云 "墨即是色" ,

在水霧下的景色都回歸於基本的濃淡, 在勾勒線條上具備視覺的寫實感。

送客松位於玉屏樓附近, 由於位置較特殊, 取景的角度需注意~

'



03. 黃山松

張牙舞山的黃山松, 正所謂 「黃山無峰不石, 無石不松, 無松不奇」。

焦濃淡輕的線條骨法, 更顯其強韌的生命力。

'



04. 黃山松

黃山松在1936年被命名為: Pinus Hwangshanensis Hayata,

後經過植物學專家的研究, 其特徵與1911年被命名的台灣松 Pinus Taiwanensis Hayata 一致,

故在植物學界被併入於台灣松; 但由於其盛名實在過大, 故仍以黃山松尊稱之。

黃山松的厲害之處在於其根部能釋出酸性物質以侵蝕花岡岩並抓緊地基,

其次在於黃山松優美的姿態形成一道堅定的風景線~

黃山松以其獨特的風骨被列為黃山四絕之一:奇松、怪石、雲海、溫泉。

'



05. 峰景 寫意的近山和遠山。

黃山讓我用上許多奇異的構圖, 像是這個U型幾何構圖, 試著帶出遠山的飄無感~

但景物的對比放的太近, 似乎又太過壓抑!!

由於自己沒有藝術工匠的血液, 只能形容這次的攝影體驗非常令人難忘。

特別在於寓意及主題的控制上, 以西遊記的關卡比喻, 就像是過火焰山一般牛啊!

'



06. 飛來石

光明頂往北海的路上, 隱隱約約浮現的飛來石.

在這一片迷茫的景物裡, 似乎有種「天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的感受...

按下快門時, 幾隻飛鳥恰好從觀景窗下掠過~ 但我還是喜歡畫面裡遠山的沒骨式淡妝, 帶著些許的畫境~

'



07. 手機石

黃山四絕之"怪石"; 手機還未普遍的年代, 此石被稱為: 指路石, 而後黃山管理局順應時勢將此石更名為「手機石」。

手機石位於蓮花峰下, 是一個近距離可以接觸的怪石之一。

'



08. 潑墨山水

黃山四絕之"雲海" ; 奇松、怪石、雲海, 組合而成的潑墨山水,

此情此景, 也就是仙境吧~

'



09. 白描山水

由粗細相間的線條描繪的山景; 讓霧氣渲染視覺的輪廓~

用黑白影像記錄黃山風光是一次有趣的嚐試, 原來山水還可以用這種角度來刻劃。

'



10. Black & White

正常分鏡的黑白黃山。

回歸到開題所言, 黃山攝影真的是一次很妙的體驗~

黃山的山魂是藝術之靈, 剌激著自己對於美的認知, 不枉此行。

'



11. 黃山煉丹峰

於玉屏樓觀景台上所見的煉丹峰; 也是我在此行中最能表現黃山之美的一幅影像。

短暫一分鐘的停留, 在快門下成為永恆。 難以捉摸的雲霧, 也是讓黃山如此奇妙動人的因素。

'



11. 黃山天都峰

被雲霧環繞著的天都峰, 使我在黃山的兩天依舊不識其真面目。

'



12. 黃山日出, 十八羅漢朝南海

清晨五點, 黃山很給面子的一次十一長假日出。

前景是十八羅漢朝南海, 有練過的可以數出十八位羅漢呢~

每每看著太陽一顆橘色的蛋頭從雲層裡浮現, 總是令人充滿著希望!

'



13. 晨曦

黃山和觀霧一樣, 清晨若是個大太陽, 好天氣可以持續到早上十點左右,

無瑕的藍天和溫暖的色溫, 很適合狩獵大量的影像。

(ps: 畫面中右上的灰線是5D入塵的標記...)

'



14. 黑虎松

黃山十大名松之一的黑虎松; 傳說曾有黑虎臥於松頂, 使其張牙舞爪勢態驚人。

拍攝樹木的題材我喜歡這樣的角度~

'



16. 連理松

黃山十大名松之一的連理松; 人們經常以連理比喻夫妻相愛, 《長恨歌》"在天願作翼鳥, 在地願為連理枝"。

個人覺得連理松的意境應該不是夫妻樹; 因為連理松的高低和粗細幾乎一模一樣,

給我的感覺是十根筷子折不斷的兄弟同胞之情~

'



17. 松

子曰:「歲寒, 然後知松柏之後彫也。」

松樹因其常年不凋, 被視為剛正節操的象徵。

在黃山上賞松, 不單是欣賞其挺拔與姿態, 而是領悟其生命, 品味古人借物隱喻的情懷。

松, 可以不只是松。




18. 黃山始信峰

始信峰, 三面臨空, 有如蒼龍之首突出黃山北海。

相傳明朝吳人(黃習遠)遊至此地, 覺如入畫境, 似幻而真, 讚嘆「始信黃山天下奇」, 始信峰因此而得名。




19. 黃山西海飯店

黃山的景區已被高度開發, 除了西海飯店之外,

建議住在北海的北海賓館或獅子林飯店, 欣賞日出比較近, 若是強者也是可以搭帳棚的~





20. 黃山有感

第一次聽到黃山的名號是在捷克時聽凱文講的, 當時他從蘇州搭火車過去;

聽他形容的自己心裡超癢! 直到自己真正出發, 沒想到也是三年之後。

行前對於黃山所有的概念但比不上真正踏上黃山時, 所有感官所帶來的啟發。

很慚愧自己兩天一夜的攝影之旅還是不夠表現黃山之美。

幾張黃山景色不過是九牛一毛罷了!




21. 雲海 飛來石觀景台

登上飛來石觀景台時, 就像當年黃習遠到達始信峰時的感受!

「這真的就是黃山啊!!」

短短的三十分鐘裡, 陰晴不定, 群山隨浮雲而隱,傾刻又隨風而現, 彷彿快轉的風景正片一樣, 久久忘了自已身處何方!

黃山的山魂, 用其景魅惑, 其其爪牙攻擊心靈深處...

我手拙只能用24mm帶回此畫面, 大場面沒上超廣角有些可惜的,

(08.也是在飛來石觀景台上所拍攝)




22. 光明頂(左上)與西海水庫(中)

想起光明頂這名號, 就想起當年挑燈啃食金庸小說的荒唐歲月~

猶記六大門派合攻明教總壇-光明頂時, 甫練成乾坤大挪移的張無忌, 初試身手就把六大門派給打跑而坐上明教教主。

真是大快人心~

然而, 真實黃山的光明頂上除了氣象站以外, 還有一間黑錢的十元泡麵光明頂商店,

雖然黃山旅程有兩次經過黃山最高峰(1860米) 光明頂, 但卻是雲霧茫茫什麼也不見的光明頂…

只能在光明頂上吃熱呼呼的泡麵…(笑)





23. 迎客松

位於玉屏樓賓館旁的迎客松。 可謂黃山的代表, 好客的代名詞。

迎客松的拍攝最佳時機是下午時分, 上午的角度是超級大逆光, 用正常角度拍攝, 應該是都爆掉!!

拍攝迎客松時, 先位於正常角度, 恰好迷霧漫漫, 只能影黑白。

多行幾寸艱難又危險的步伐, 切到正面; 迎客松和他後面的大石頭實在太不協調, 一個向左, 一個向右, 構圖怎麼都不對…

不過正面的迎客松, 背景剛好露出些許藍天, 飲恨之餘還是按下快門吧~ (笑)





24. 黃山鰲魚峰

黃山此行也可是真折煞人,

我背著亂七八糟的一機三鏡一燈(4KG), 一隻笨重T頭腳架(1.5KG) 再加上TX(1.2KG)和G7...

Lowepro Rover AW II 全程幾乎負載10公斤的情況走過黃山兩天共10公里的路程,

對於膝蓋有舊傷的我真是超大考驗的行軍啊~





25. 黃山筆架峰

我的黃山行程也是非常的不同; 屬於【前山上, 前山下】。 (前山為玉屏索道, 後山為雲谷索道)

黃山一日遊有兩種行程: 【後山上, 前山下】和【前山上, 後山下】。

非常強烈的建議一日遊務必選 後山上, 前山下這種, 走起來比較輕鬆, 剛好在下午時看看迎客松。

像我第一天從玉屏索道走到光明頂時, 垂直起降四五次的折磨, 膝蓋簡直就是爆了!!

但是第二天從飛來石回光明頂在走回百步雲梯卻還很輕鬆~




26. 始信峰觀景

黃山近年還開發了新的路線 – 西海大峽谷, 又號稱夢幻景區。

在海心亭休息時, 聽到一旁的遊客正從夢幻景區返回~

原來這段超累的西海大峽谷, 從排雲亭到海心亭要走六個小時啊!!

沒有挑戰到這段真不知該說是阿彌陀佛的還是遺珠之憾。

'



27. 清涼台

(略)





28. 百步雲梯之挑人

挑人的費用蠻貴的, 100米10元; 1公里100元左右, 所以若是堅持不下去還是有遊黃山的辦法!

登黃山記得輕裝上陣攻頂。

鏡頭若一機一鏡就帶旅鏡24-105/18-200之流的, 因為黃山氣氛變化實在太大, 焦段不夠有時會顯無力。

二機二鏡就建議一個廣角端加上一隻小炮~

我的黃山主力是5D+EF24-70L, 幾次良機來不及換16-35是飲恨!

千萬記得, 雲霧的速度絕對比你換鏡頭的還快...





29. 漫步雲端

黃山雖然已重度旅遊開發, 但有許多步道仍是相當危險。

導遊一般都會提醒 「觀景不走路, 走路不觀景。」

攝影也是, 一個不小心可能足下踩空就跌入萬丈深淵囉。

'


30. 飛來石

黃山之旅, 就以這張渾沌的飛來石做ending. (5D+EF70-300DO)

直到黃山我才明白一般所見的飛來石影像, 一定都得靠長焦啊!! 否則定是拍顆胖胖的米粒石回家…

飛來石必需從其窄的角度才能見其高與其巧!! (高12米, 寬7.5米, 窄2.5米)

其巧是怎麼會有一塊巨石佇立在這麼一小處的岩石平台??

兩塊岩石的接觸面積就這麼一丁點兒, 不得不欽佩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飛來石的最佳觀賞地點在光明頂往飛來石的山路上, 圖中的焦段是300mm, 記得帶齊裝備喔!!

總括來說,

黃山之妙, 是由奇松、邪雲、怪石、險峰四個元素, 協奏而成的自然組曲。

千年的岩石與山峰以緩慢的地質變化記錄黃山, 百年的黃山松以其成長的年輪描述黃山;

唯有幻不可測的雲霧是以秒針的節奏, 點綴著黃山。

特別要強調的是用 ”邪” 來形容黃山的雲霧,

那感覺就像: 你愈想等霧散去, 他就偏不散; 就等你一走, 立馬煙飛雲散。

這才是沒辦法的莫非定律《Murphy’s Law》。

實在是太邪門了.

- Fin -
Leave a comment*required

Howdy, Leave a comment here :)